今年天氣冷, 山上阿伯的蘿蔔盛產, 給了正苦思年節禮物不知送什麼好的我一個小點子, 不如就做港味蘿蔔糕吧!
蘿蔔糕是我最愛的中式點心, 媽媽還在世時, 曾看過她做, 但印象中媽媽是用在來米粉, 不是在來米.
既然要做, 就龜一點, 沿循古法來磨米漿吧!
材料 (以下約可做長方形鋁箔盒的蘿蔔糕5-6條)
在來米 (舊米): 600g
蘿蔔 (帶皮): 2400g-3000g
蝦米: 60g
臘腸: 4條-6條
調味料: 鹽, 白胡椒粉適量, 依個人喜好
作法
1) 在來米洗淨泡水, 需泡八小時以上, 泡到米發白, 以手指一捏就碎的狀態, 瀝乾備用.
2) 蘿蔔削皮, 刨絲; 刨絲後的蘿蔔會出水, 勿丟棄, 將蘿蔔水倒出備用.
3) 蝦米及臘腸, 切碎, 起油鍋, 先將蝦米爆香, 接著加入臘腸, 將臘腸的油分逼出一半後, 加入蘿蔔絲拌勻, 倒入蘿蔔水, 以中火燒開 (不可大火以免燒焦).
4) 將泡好的在來米, 倒入果汁機, 加水打成米漿 (米與水等量, 600g的米就加600g的水, 剛開始可先倒一半水打米漿, 剩下的水可用於洗淨果汁機內殘餘的米漿).
5) 蘿蔔絲燒開後, 斟酌加水, 原則以不超過蘿蔔絲的高度為準, 再次燒開, 加入鹽及白胡椒粉調味; 蘿蔔絲燒至透明狀, 熄火, 倒入在來米漿, 拌勻 ===> 完成的蘿蔔糕餡稍稠, 類似味打發的鮮奶油, 太稀為水分過多, 太稠為水分過少.
6) 將蘿蔔糕餡倒入模型中 (可使用鋁箔盒或玻璃容器, 塗油, 當作蒸模), 以中大火蒸50分鐘至60分鐘, 取出放涼後即可食用.
* 剛蒸好的蘿蔔糕非常鬆軟, 不需急著脫模, 放涼後會變硬, 比較好脫模及切分.
* 在來米製品, 不怕蒸, 越蒸越好吃.
<山上阿伯的蘿蔔>
<下重本的材料, 好吃的臘腸及一斤500大洋的蝦米>
<現磨在來米漿>
<絲絲絲絲絲與丁丁丁丁丁與末末末末末>
<待蒸的蘿蔔糕餡>
<馬年行大運之港味蘿蔔糕>
<龜毛如我當然是一定要加包裝的.....>
蘿蔔糕送出後大家都很喜歡, 感謝捧場and明年若有機會再開賣! : )